佛罗里达鳖进入中国多省,黄河或已“失守”,会在野外泛滥吗?

日期:2022-01-16
来源:科普黑洞
综述
 
自然界中有很多物种,作为生物圈的一部分,它们都是不可缺少的,每一种都相互联系相互协作,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,这是从宏观上看,但是从微观上说,它们彼此之间也存在不相容的地方。
 
就某一个地域当中的生物来说,它们拥有相对独立的生存系统,一旦有新的物种进入,就有极大可能会打破本来的平衡,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例子,出现在黄河流域当中的佛罗里达鳖。
 
 
佛罗里达州
 
佛罗里达鳖,从名字上可以看出,产地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州,当然在其它一些州也有分布,比如南卡罗莱纳州、阿拉巴马州等,在生物学分类上,佛罗里达鳖属于软鳖属,是一种个头相对比较大的鳖,尤其是雌性,身材很肥厚,尾巴短小,比较容易分辨的特征是四肢趾间的蹼,而且跟其它种类的鳖比起来要发达很多。
 
从习性上讲,佛罗里达鳖生活的区域主要是湖泊或者河流当中,而且湖泊一定要是淡水,目前还没有在咸水环境中发现过这种鳖的身影。
 
跟大多数它的同类一样,佛罗里达鳖不喜欢活动,除了天气好的时候出来晒晒太阳之外,基本上就保持着一个状态不动,有时候还能看到它们贴在水面下做日光浴,只把眼睛和鼻子露在外面。
 
佛罗里达鳖有冬眠的习惯,对它们来说,水温是一个很好的信号,只要到了平均水温低于18摄氏度的月份,它们就不再进食也不再活动,准备好进入冬眠状态,整个过程会持续两到三个月,然后跟随着气温的回升苏醒过来。
 
饮食上,佛罗里达鳖算是肉食性动物,最喜欢的食物还是水里的小鱼小虾,以及一些水生的昆虫等等。
 
这种鳖一生都过得很佛系,没有发现过它们与同类或者其它生物之间发生冲突的情况,因为在医药领域有应用,所以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很成熟的人工养殖体系,以佛罗里达为例,这里的鳖在每年的春夏两季开始繁殖活动,一只成熟的佛罗里达鳖一次能够产几枚到二十几枚卵,但是孵化时间比较长,大部分都在两个月以上。
 
而要把一只佛罗里达鳖养大更是不容易,如果以性成熟为标准的话,这个时间跨度大概是两年,雄性更长,有时候能够达到5年。
 
不过养殖的佛罗里达鳖最大的消费市场不是医药行业,而是一群有放生习惯的人士,它们认为鳖是灵物,是神灵的化身,放生它们能够给自己带来福报。
 
但是很多人对于物种的区别并不清楚,尤其是佛罗里达鳖跟本土的中华鳖非常相似,所以常常会被混淆,而放生本土的鳖和放生佛罗里达鳖完全是两回事,作为我们自己环境中的物种,中华鳖不会带来任何影响,而佛罗里达鳖却有可能带来物种入侵的危机。
 
物种入侵
 
物种入侵我们听过很多,总来说,这个物种本身并非一定造成这种状况,但是因为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之后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,会表现出非常反常的侵入性,也就是对这个系统带来一些破坏性的影响。
 
物种入侵有很多途径,有时候能够清晰地追踪到它的进入轨迹,但有时候也很困难,因为偶然性会占据非常大的比例,有可能只是一些入关的乘客不小心在哪里沾上的种子,有可能只是误打误撞,反正结果就是它顺利离开了原来的环境,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系统,只要时机和条件合适,它们就能扎根下来,开始一场新的旅程。
 
有名的物种入侵生物
通常来说,具有入侵性的物种都有很强的生命力,即便气候水文相差很多,也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,当然,真正发挥威力的环节是它们的繁殖,只要速度够快,就能把一个区域迅速占为己有。
 
佛罗里达鳖进入中国的契机还没有一个定论,但是它们的出现很快引起了政府和环保组织的警觉,这种非本土物种突然在各省依次现身,甚至进入了黄河流域,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它们入侵的可能性。
 
尤其是像黄河这样生态脆弱的系统,如果因为它们的大量繁殖而陷入危机,那么不仅对于这条河本身,对上下游的动植物都会产生影响,比如生存空间的挤占、生存资源的抢夺等。
 
有些观点认为,佛罗里达鳖的生长周期太长,动辄五六年,并不符合典型的生物入侵模型,应该不能造成太严重的后果。
 
但是定义物种入侵危害等级的不仅仅是这个物种本身的繁衍速度,而是繁衍能力,当然它们目前的数量远不足以对我们的系统构成威胁,但是谁能保证五年甚至十年之后,它们的危害会集中爆发出来呢?
 
还有人认为,佛罗里达鳖是可食用的动物,就算真的泛滥成灾,也可以像吃掉小龙虾那样,用食品这一招来控制数量,但这种手段并不一定有效,而且不是长久之计。
 
结语
我们应该做的是严格监控这个物种的发展态势,一旦出现入侵的苗头,就要及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面,这个例子也警示我们,应该对生物入侵多一些了解,否则当我们真的遇上的时候,可能会像那些放生佛罗里达鳖的人一样,做出错误的选择。